4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一)提出

调动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是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的。

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三)怎么做

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一)提出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内涵

1.基本矛盾(非对抗性的矛盾)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 生产关系生产力
  • 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主要矛盾

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的八大正确的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对抗性的)和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敌我矛盾: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矛盾(根本利益对立基础的矛盾,对抗性的矛盾)
  • 人民内部矛盾:工人阶级内部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矛盾、工农阶级之间的矛盾等内部矛盾(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非对抗性矛盾)

(三)基本方法、方针和意义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专政的方法
  •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采取民主的方法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

(一)内涵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二)怎么做

1.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2.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3.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在文化工作方面,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4.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5.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6.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要实行民主管理,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初步探索的意义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探索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也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二、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制度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